【金融詐騙陷阱】提供銀行帳戶給他人使用,可能觸犯刑法!
現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,許多人因輕信貸款廣告或工作機會,不慎落入詐騙集團的圈套,甚至被捲入刑事案件。本篇文章將透過真實案例,分析「提供銀行帳戶、提款卡給他人使用是否涉及刑責」,並提醒大家如何避免這類金融詐騙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捷報】個案分享:
小金的帳戶遭詐騙集團利用,竟成刑事被告!
假貸款真詐騙:一步步落入圈套
小金因為資金短缺,接到自稱「中O融資公司」專員A的來電,對方熱情地提供貸款方案,並指示他加LINE聯繫專員B。為了申請貸款,小金提供了個人資料,包括姓名、身分證字號、銀行帳戶等,甚至與專員C進一步聯絡,準備進行貸款簽約。
在這過程中,對方以「貸款審核」為由,要求小金提供銀行提款卡、存摺、雙證件的照片,接著更要求寄出提款卡,並提供密碼。小金雖然有些遲疑,但由於急需資金,還是按照指示辦理。然而,當小金提供密碼後,對方卻不斷拖延見面簽約的時間,最後更完全失聯。此時,小金才驚覺自己被騙,立刻向警方報案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提供帳戶竟變詐欺共犯,遭法院判刑!
然而,事情並未就此結束。警方調查後發現,小金的銀行帳戶被詐騙集團利用,詐騙受害人將錢匯入小金的帳戶後,詐騙集團再用他的提款卡與密碼將款項領走。小金因此成為刑事案件的被告,檢察官以「無正當理由提供合計三個以上金融機構帳戶予他人使用」將他起訴。
第一審法院判處小金有期徒刑五個月。小金隨後委託本所律師上訴,並與部分受害人達成和解,最終第二審法院改判有期徒刑四個月,附條件緩刑三年,才免於入獄。
這場風波讓小金付出了沉重代價,不僅面臨刑責,還可能遭受詐騙受害者的民事求償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法律解析:提供銀行帳戶、提款卡可能涉及哪些罪名?
根據台灣法律,將個人金融帳戶提供給他人使用,可能觸犯以下罪行:



此外,若帳戶涉及詐騙案件,受害人可以對帳戶持有人提起民事求償,要求賠償損失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如何避免成為詐騙工具?
◆謹慎對待貸款與求職資訊:合法的銀行貸款、公司招聘不會要求提供提款卡或密碼,若對方有此要求,極可能是詐騙。
◆切勿提供銀行帳戶、提款卡給陌生人:即使對方聲稱是金融機構、公司主管,仍應提高警覺,勿隨意交出個人金融資料。
◆保持警覺,確認對方身分:可透過政府機構或銀行客服查證對方公司是否合法,不要輕信LINE、社群軟體上的陌生人。
如遇可疑情況,立即通報:發現疑似詐騙行為,可撥打165 反詐騙專線,或向警方報案,避免帳戶遭非法利用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結論:勿輕信「貸款」或「代領薪資」名義,避免觸法!
小金的案例提醒我們,即使自己是受害者,也可能因提供帳戶而觸犯法律,面臨刑事責任。詐騙集團經常以「貸款」、「代領薪資」等理由,要求民眾提供銀行帳戶、提款卡,一旦上當,不僅錢拿不到,還可能淪為詐欺共犯!
★ 關鍵提醒:
◎不要交出銀行帳戶或提款卡!
◎不要提供銀行帳戶密碼!
◎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貸款或工作機會!
保護自己,遠離詐騙,避免觸犯刑法!如果遇到相關疑慮,建議諮詢專業律師,以免誤陷法律風險。